326.第323章 内战爆发_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26.第323章 内战爆发

第(1/3)页

诸将见永琰如此,脸上的表情也是都变了。

纷纷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先不说乾隆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光是乾隆忽然驾崩,对于此时的大清而言,就无异于一场晴天霹雳。

现在正处于明清交战的白热化阶段,大清在正面战场上几乎可以说是节节败退。

这样的情况下,大清这边的主心骨却是在这时候轰然坍塌。

这样的事情对于大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但乾隆驾崩的消息彻底传开,那又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生出投明的心思了。

还有就是,现在大清所面临的问题可不光是外部威胁,还有内部的威胁。

看眼前的这种局势,永琰并没有放弃要争一下皇位的心思。

而这样的心思,绝不可能只有永琰一个有。

西南那边的十一阿哥永瑆刚经历了一场成都之败,现在或许无力参与到大清的皇位争夺中来。

但是,六阿哥和八阿哥呢?

他们现在可没有被明贼所重创。

他们能甘心居于人下吗?

对于现在的大清而言,一场内乱或许已经无法避免。

内忧外患之下,大清真可谓是风雨飘摇。

一但有什么地方不对,亡国或许也就是转瞬之间的事情了。

永琰见此,目光扫视一圈,语气严肃冷硬的开口说道。

“皇阿玛骤然驾崩,死的不明不白,本督身为人子,绝不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是故,本督决定要点兵东向,去京城向老十七讨一个说法,为驾崩的皇上讨一个说法。”

“诸位将军,谁赞成,谁反对?”

永琰的眼神冷冽的扫视一圈。

在他身后的屏风内,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刀斧手,影影绰绰,刀斧手手上的利刃寒光闪烁。

永琰的态度很明确,表面上问的是谁赞成谁反对。

可要是真有人敢反对,那可就别怪他永琰手下不留情了。

谁要是敢在这时候和他永琰唱反调,那今天他是肯定走不出这间房间的。

闻言,西北大营的清军诸将都沉默了。

一个个都在低头沉思,思索着这事情的得失利弊。

只是,就在众人思索着得失的时候,陕西提督马春最先站出来说道。

“末将遵命!”

语罢,他便打千儿下跪在了永琰面前。

而马春之所以最先表态,则是因为他实在没得选。

永琰在抵达西安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接掌了西安八旗和陕西绿营的兵马。

现在马春虽然依旧挂着陕西提督的名头,但实权却是有限。

是故,马春其实没得选!

为了给永琰留下一个好印象,永琰话音刚落,他便站出来表态了。

一旁的甘肃提督图德海见此,也是站出来说道。

“总督大人,末将附议!”

图德海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很简单。

因为图德海是永琰母族那边的人,从立场上来说,他天生就是站在永琰这边的。

剩下的众人见陕西提督和甘肃提督这两位大佬表态,也是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

见此,西安将军和裕以及伊犁将军穆特恩这两位八旗大员,也只能是表态支持。

只是,心中依旧难免有所疑虑!

他们现在也是对大清的将来感到迷茫!

乾隆驾崩,明贼虎视眈眈,而大清的这几个手握重兵的皇子却是要为了争夺皇位而爆发内战。

如此内忧外患之局势,大清还有未来可言吗?

……

快马奔驰,马背上的骑士显得风尘仆仆。

吁的一声,福康安勒停了战马。

他随手擦了一把脸上的灰尘,将目光看向了前方那座好似巨兽趴伏在地上般的高大城墙。

眼神中满是血色,表情中更满是疲惫和难掩的悲伤。

皇帝驾崩了!

这则消息福康安已经接到很长时间了。

只是,直到军机处的行文下达,他才敢抛下手中的事情,赶回京城奔丧。

如今,京城马上就要到了,福康安心中难免生出了一股不真实的感觉。

皇上,难道真的驾崩了吗?

他犹记得自己当初刚离京的时候,皇上的身体还是很好的,说一句龙体康健并不为过。

这才多长时间啊,皇上怎么就驾崩了?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有皇上身体抱恙的消息传来,但福康安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皇上竟然这么快就驾崩了。

每每想起皇上生前对自己的信任和爱护,福康安心中的悲伤就难以掩盖。

怎么说呢,当年傅恒病故的时候,福康安都没有像是现在这么难受。

“主子,前面就是京城了。”

“咱们待会儿回京之后,是先回府,还是先入宫?”

一名福康安的戈什哈开口询问道。

福康安闻言,深吸一口气道。

“先入宫吧!”

“皇上急召本将军回京,肯定是有要事相商,不可耽搁。”

福康安现在口中所说的皇上,并非是驾崩的乾隆诈尸了,而是已经登基继位的十七阿哥永璘。

年号嘉庆!

在意识到秘不发丧,将自己的几个哥哥骗回京城干掉的事情行不通之后,永璘便改了主意。

选择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拿出乾隆的遗诏,玩了一出灵前继位。

想要通过这一手,将自己推上了大位,获得了对大清正统性的强宣称。

然后再靠着大义名分来压制自己的几位兄长!

只是,效果却是并不明显。

即便嘉庆登基,可永瑢和永琰的态度却是仍旧没变。

他们就差公开举起反旗了!

无可奈何之下,嘉庆也只能是下令召福康安回京。

在阿桂,丰升额,海兰察等宿将一个个都栽在明贼手上之后。

福康安现在已经是满清的第一名将了。

如果嘉庆能得到福康安的支持,他便有把握能够击败永瑢和永琰二人,成功坐稳皇位。

是故,在登基之后,永璘第一时间便下令急召福康安入京。

福康安话音落下,一行人继续纵马向前。

很快,他们便一路奔驰到了京城外。

此时的京城大门口,一片缟素。

城门和城墙上都挂着白幡和挽联,往来的行人都是面露悲戚之色,披麻带孝。

走进城门,更是仿佛进入了一处纯白色的世界。

街道两侧的建筑上,树木上,都挂着白布。

黄土路上洒满了白色的纸钱。

隐隐的可以听到一阵阵的哀哭声。

乾隆驾崩,福康安心中本来就很难受,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他的脸色就更是不好看了。

他的眼眶瞬间便红了!

但是,最终他还是强行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继续纵马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很快,福康安便来到了皇宫外。

但却是被执勤的御前侍卫给拦了下来,但还没等福康安开口解释自己的身份。

只见皇城的城墙上探出一颗脑袋来,旋即便是一道福康安很熟悉的声音。

“是抚远大将军回来了吗?朕已经在这里等你多时了!”

福康安下意识的抬头望去,然后便看到了永璘的那张脸。

永璘站在城头,十分热情的冲福康安挥手示意。

然后转身提着袍子的下摆,顺着城墙马道往下跑去。

不多时,永璘便来到了城门口。

福康安见此,连忙下拜道。

“奴才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璘见此,却只是上前几步,将福康安搀扶起来说道。

“大将军免礼,快快请起!”

等将福康安搀扶起来之后,永璘接着说道。

“朕在京城等侯将军多时了!”

“可当真是令朕望眼欲穿啊。”

“不过,既然将军回来了,那朕便也安心了,有将军在,那些逆贼就翻不了天去!”

永璘的态度略显讨好的说道。

和自己的两位哥哥比起来,他最大的劣势就是手上没有实打实的兵权。

真打起来的话,永璘没把握京城的戍卫部队一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是故,他这才会舍下身段去拉拢福康安。

因为,如果他能让福康安这个抚远大将军态度坚定的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话,永璘也就有了和永瑢以及永琰分庭抗礼的资本了。

福康安面对永璘如此殷勤的态度,也是有些错愕,当即略显惶恐的开口说道。

“有劳皇上降阶以迎,奴才实在惶恐!”

福康安知道永璘的打算,但正因为他知道永璘的打算,是故才感觉压力颇大。

永璘见此,却也只是呵呵一笑,态度不变,继续开口说道。

“皇阿玛驾崩前曾经和朕有过交代。”

“皇阿玛对朕说,等他老人家驾崩之后,朕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就找大将军帮忙,大将军被他视为子侄,定然不会对朕所遇到的困难坐视不理。”

“既然皇阿玛视大将军为子侄,那对朕而言,大将军就是朕的兄长。”

“今日是做弟弟在迎接兄长回京,而非是君臣之间的虚礼,大将军何必惶恐?”

永璘的态度十分诚恳的说道。

在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

事实证明,永璘虽然年纪轻轻,但演技却是已经相当不错了。

他知道自己手上没什么资本,是故想要通过给福康安提供情绪价值,来拉拢福康安站队。

福康安闻言,脸上的表情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