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25.第322章 清廷内乱之前奏
第(1/3)页
仁川城内,朝鲜制置使衙门。
王愍浩坐在书桌后,翻阅着手头的一份文书,脸上的表情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文书上赫然写着这样的一行大字。
【大明宣武三年腊月底,乾隆驾崩于圆明园!】
看着这一行大字,王愍浩面露沉思之色。
就在他思索着此事的前后得失的时候,伴随着一阵喧哗声,一名亲随敲响了王愍浩的书房门。
然后开口说道。
“启禀制置使大人,黄司令那边急召您前去议事!”
王愍浩闻言,当即放下了手中的文书,然后抬头说道。
“好,本官马上就到!”
话音刚刚落下,便见王愍浩推开书房大门走了出来,带着自己的亲随前往仁川城外的明军大营参与议事。
虽然从明面上来看,王愍浩这个朝鲜制置使是大明在朝鲜的最高官员。
但从实际权责上来说,黄长军这个朝鲜舰队的司令员,才是朝鲜事项的第一负责人。
王愍浩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打下手的。
是故,面对黄长军的召唤,王愍浩是不敢拒绝的。
很快,王愍浩便来到了黄长军的中军大帐外。
伴随着一阵通报声,王愍浩跟着一名警卫员走进了黄长军的中军大帐。
大帐内,一名名明军将领官员分列两侧,各自落座,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什么。
“乾隆驾崩,清军的军心士气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对我大明而言,这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继续进兵,扩大战果的绝佳时机,末将请战!”
“是极,是极,现在清军那边必然是军心紊乱,士气低迷,若我军趁机进兵,定然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攻取汉城,彻底改变朝鲜大局,”
“司令员,末将请为前锋!”
“……”
一名名明军将领均是眼神灼热,态度坚定的请战。
现在的明军由于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人均战争狂人,闻战则喜对于现在的明军而言,并非夸张的修饰,而是写实。
王愍浩见此一幕,知道自己来迟了,连忙下拜道。
“下官来迟,还望司令员恕罪!”
原本一直都是冷眼旁观坐视众将争论的黄长军见此,将目光投送了过来,然后微微颔首道。
“王大人请坐!”
王愍浩见此,再次抱拳道。
“下官领命!”
语罢,他便大步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在王愍浩坐下来之后,黄长军开口询问道。
“鞑酋乾隆驾崩的消息,王大人想必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王愍浩闻言,点头回应道。
“回司令员,下官也是刚刚才接到的消息。”
黄长军见此,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乾隆驾崩,对我大明而言,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我大明若是不能抓住这一大好时机,迅速扩大战果,实乃是对不住上天的垂青。”
“王大人,现在朝鲜各方世道门阀你联络的如何了?”
“其中有多少人愿意同我大明站在一起,共襄反清大业?”
对大明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中原战场。
是故,能被大明投送到朝鲜的兵力其实并不多,只有一支水师下辖的朝鲜舰队。
其中,能被用于陆战的兵力,更是只有一个整编的陆战旅。
也就三千余人!
这样的一支军队,即使再怎么的能征善战,但受困于兵力,也是根本不足以扭转朝鲜方面的战局。
大明若想要改变朝鲜当前所面临的局势,光靠明军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少不得需要通过发官帽子,来拉朝鲜本土的统治阶级的下场协助!
而这,也正是王愍浩这个朝鲜制置使最主要的任务。
王愍浩闻言,点头说道。
“回司令员的话,就目前来说,已经有三家世道门阀给下官回信,并做出了表态,愿意站在我大明的这一边。”
“其分别是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郦兴闵氏这三家,其余的各世道门阀还在摇摆之中。”
“但下官相信,只要乾隆驾崩的消息传开,他们会做出最正确的抉择的。”
就目前来看,大明的金字招牌还是挺好用的。
明军登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