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09.第307章 以工代赈?x
第(1/3)页
至于说万一安南暹罗等国不卖粮食给大明怎么办?
呵呵,怎么说呢,大明水师的舰队又不是摆设。
如果安南暹罗等国不愿意接受自由贸易,那大明也是可以把脸皮剥下来揣兜里,然后搞零元购的嘛!
人只要够不要脸,办法总比困难多。
现在的大明朝廷要的只是粮食,至于说粮食是怎么来的,那不重要。
朱简灼闻言,向着一旁的黄全点头说道。
“王首辅的方法不错,此事便交由黄侍郎来负责吧!”
黄全是黄莹莹的父亲,也是现在大明的皇家商行的掌柜的。
除此之外,他还在户部挂着一个侍郎的官衔。
是故,朱简灼才称呼他为黄侍郎。
黄全闻言,当下抱拳说道。
“陛下放心,下官明白,定然操持好此事,不让陛下失望。”
朱简灼微微颔首,然后又开口说道。
“赈灾之事,光由朝廷来做,确实是费力了些,用靖垵的话来讲,民间的力量也是可以引导利用的嘛。”
“传令给礼部的宣传司,让他们安排大明日报公开向天下的士绅百姓募集粮食衣物药材等相应的赈灾物资,准备用于支援河南方面的赈灾工作。”
“为此,大明皇家会捐出价值五十万银元的各类物资,以做带头示范作用。”
相较于数百万人的灾民数量,五十万块银元的赈灾物资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但是,这五十万块银元的意义却是相当的重大。
因为,这代表了大明皇室的态度。
既然皇室都捐钱表态了,满朝文武能不表示表示?
满朝文武都表示了,那些士绅大户多少也得意思意思吧?
你家一千块,他家五百块的,加在一起,少说也能凑个大几百万块银元。
大几百万块银元的赈灾物资,虽然也是杯水车薪。
但多了不敢说,活个几十万人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多少也算是大明对灾民的一点心意吧!
虽说救不了所有人,但能救多少救多少吧。
见朱简灼如此表态,大明的满朝文武也是纷纷应是。
黄全最先开口说道。
“启奏陛下,下官愿捐献银元四十万块,用于支援朝廷赈灾事宜。”
黄全作为大明的皇商代表,自家也是有产业的。
自从他将女儿献给朱靖垵以来,这么长时间的以权谋私……啊呸,是正当经营下来,黄家的家业已经翻了好几倍了。
虽然暂且还比不得广州十三行那样的豪富,却也绝对能称得上一句家财万贯。
黄全不傻,他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是从哪里来的,既然如此,那他当然会不会错过这个拍马屁的机会。
朱简灼既然说了,要求文武百官以及天下士绅捐献赈灾物资,黄全没有丝毫犹豫便带头捐了。
若非朱简灼代表皇室只捐了五十万块银元,他这个做臣子的不好超过数字,黄全为了讨朱简灼这个皇帝的欢心,咬咬牙捐个百来万也是能舍得的。
黄全开了个头,其余众人也是纷纷跟上。
众人热火朝天的捐着钱款。
……
关于赈灾的事情,朱靖垵是这样设想的。
他不准备去河南赈灾,而是准备要在淮河边上设置粥棚,对渡河来到淮南的灾民进行赈济。
如此一来的话,既可以表明大明没有抛弃河南灾民的想法,也可以通过控制渡口的船只,来控制来到淮南的灾民的数量。
以保证赈灾之事不至于失控,数百万灾民无法祸及大明的实际控制区。
当然,这么做也可以被说成是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还有就是,朱靖垵还准备要在淮河南岸设置征兵点,从难民中募集一批淳朴农人组织成军,以弥补现在明军的兵力短缺的问题。
除此之外,朱靖垵还准备鼓励淮河沿线的士绅开办手工作坊,招募雇工,吸收劳动力。
一方面是能推动工商业进一步发展,二则是能够让灾民有个能养活自己的手段。
至于说以工代赈?
呵呵,这招听起来好像不错,但在当前这个生产资料较为匮乏的年代,却也只是听起来不错。
实际上压根行不通!
怎么说呢,以工代赈的前提是你手上得掌握着足够的粮食才行。
在赈灾的时候,让一个人勉强活着饿不死所需的粮食,和让人以工代赈干力气活所需要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