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18.第315章 病倒的乾隆
第(3/3)页
来,几人齐齐下跪,跪在了乾隆的病榻前。
“奴才/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愿皇上病体安康,福寿万年。”
乾隆抬起眼皮,看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的几个军机大臣,有气无力的开口说道。
“诸位卿家前来求见,是所为何事?”
几人对视一眼,然后李侍尧开口说道。
“启奏皇上,朝鲜方面朝鲜巡抚和珅发来急报,称明贼出兵干涉朝鲜事宜了,想要请求朝廷发兵增援朝鲜局势。”
“奴才等不好拿主意,现如今朝鲜方面告急,还请皇上决断……”
乾隆闻言,眉头当即便蹙了起来。
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苦笑一声道。
“这明贼,当真是快要过年了,也不安生。”
“出兵川蜀也就罢了,竟然还出兵干涉朝鲜局势,看来明贼势不准备让我大清过个好年了……”
几位军机大臣见此,均是不敢说话。
一道道目光汇聚在乾隆身上,等待乾隆拿主意。
乾隆思索了一阵,然后转头询问道。
“诸位卿家认为我大清该如何应对当前朝鲜之变局?”
“是该出兵朝鲜,增援朝鲜战事,还是怎么样?”
随着一场场败局,不断的损兵折将,现在乾隆对于天下局势早已失去了掌控。
朝鲜告急他知道,但他却实在是抽调不出兵力来去增援朝鲜。
怎么说呢,现在他手头虽然还有一部分兵力,但这部分兵力用于拱卫直隶京畿还尚且不够。
又岂能再抽调去增援朝鲜!
几位军机大臣闻言,均是陷入了沉默。
一双双眼睛来回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无奈。
现在的大清就像是一栋四处漏风的破房子,想要补西墙,就只能拆了东墙。
但是,现在的大清却是连一面可以拆的东墙都没有了。
这才是关键所在!
毕竟,大清总不能把拱卫直隶京畿的军队给调去朝鲜吧?
见众人沉默,乾隆又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儿子永璘,开口询问道。
“老十七,你对此有何看法?”
永璘闻言,低头思索一阵,开口说道。
“启奏皇阿玛,儿臣觉得我大清可以让六哥自盛京发兵,增援朝鲜战事……”
永璘觉得,既然现在朝鲜主要是给辽东输血,以帮助盛京方面开垦辽东关外。
那盛京方面自然也得承担起保护己方血包的责任来!
乾隆闻言,思索一阵说道。
“如此也可,准备拟旨吧,让盛京总督,六阿哥永瑢做好随时发兵增援朝鲜战事的准备。”
“现在朝鲜对我大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绝不允许有所闪失。”
李玉闻言,应了一声喳,旋即便准备拟旨去了。
乾隆见此,挥挥手道。
“朕要休息了,都退下吧!”
几位军机大臣闻言,下跪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
几位军机大臣在出了九州清晏之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凝重。
最终,还是军机领班李侍尧开口说道。
“以吾观之,主子爷的身子怕是要不成了。”
“我等做臣子的,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才是。”
“以免山陵骤崩,而吾等措手不及,再闹出什么祸事来。”
在说这话的时候,李侍尧的表情相当的凝重。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乾隆的身体是真的不行了。
在历史上,乾隆这老东西可是一直活到西历1799年的。
而现在才是1780年,可乾隆的身体却是已经不行了。
可见自大明起兵以来,清军这一连串的败绩,带给乾隆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乾隆当年接手大清时,大清可谓是国库充裕,兵强马壮,正是王朝中兴之气象。
但是,几十年的操持下来,大清却是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对乾隆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实在有些无法接受现实。
再加上乾隆今年已经六十九岁快七十了,已然算是上了年纪,身体顺理成章的便垮了下来。
现在眼瞅着就是要不行了!
其余几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我等是该早做准备!”
“不出意外的话,十七阿哥将会继位登基。”
“只是,若十七阿哥登基,那几位外镇一方的阿哥会是个什么态度,可就不好说了……”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