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平叛与绥远之战_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4章 平叛与绥远之战

第(3/3)页



看着前方的绥远城,他干劲满满,心中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收复绥远,重新打出大清的威风。

“关内爆发了大规模起义,百万漕工暴动截断了运河,明贼太子亲率明军主力回关内救火去了,绥远城内的不过是明贼的一支偏师。”

“此战,我军必胜!”

永璇骑在马背上,意气风发的开口说道。

一旁的范伯永听闻此言,开口附和道。

“殿下英明!”

“一但我军收复绥远城,则大同唾手可得。”

“我军便可进大同而掠山西,以山西高屋建瓴之地势,发兵收复京师。”

“一但我大清成功收复京师,则北地的英雄豪杰必然争相投奔,到处都将爆发规模浩大的反明起义。”

“到时候,就是我大清社稷的光复之时了!”

一旁的车臣汗也是开口说道。

“我等必将重现当年先辈之壮举,让中原的花花江山,臣服于我等的铁蹄之下。”

几位蒙古大汗也是纷纷开口表示赞同。

彼得罗耶夫见此,深吸一口气,却是语气略显凝重的开口说道。

“明军竟然在草原上修了棱堡,此战我军即便能胜,只怕也不会轻松。”

不同于几乎没怎么领过兵的永璇和没见识的蒙古人,作为一名成熟的将领,没人比彼得罗耶夫更懂棱堡究竟有多难打。

沙俄之所以能够以少量的兵力,便控制住了地域辽阔的西伯利亚,棱堡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的。

他们沙俄能凭借棱堡,在兵力是自己几十倍的敌人的进攻下坚守动辄以年为单位的时间。

那明军即便不如他们,可这座棱堡也绝非轻易就能被攻陷的。

彼得罗耶夫身边,一位身材高大的沙俄军官见此,开口说道。

“彼得罗耶夫阁下,我想您应该是多虑了,棱堡虽然难以攻克,但如果我们能够使用沃邦攻城法的话,想要攻克一座棱堡,无非也就是多费些力气罢了。”

“而现在,我们可是有着数以十万计的士兵的,完全不缺乏劳动力。”

这人叫做科耶维奇,是叶卡捷琳娜的近卫军的指挥官之一。

算是女皇心腹中的心腹。

虽然他这次被派遣率部前来东方作战是来刷功劳的,但他的能力却并不差。

他曾经受命与沙俄名将苏沃洛夫,在前几年第五次俄土战争崭露头角。

率部为帝国夺取黑海的入海口,立下了汗马功劳。

彼得罗耶夫转头看了一眼科耶维奇,但最终还是点头说道。

“此言有理。”

欧洲人既然发明了棱堡,自然对如何攻取棱堡也是有所心得的。

沃邦攻城法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唯一的缺陷就是所需耗费的时间太长,且挖掘壕沟所需的劳动力太多,仅此而已。

但是,现在的抗明联军却是并不缺劳动力。

这个时代的蒙古人战斗力虽然不咋地,但挖壕沟总还是会的。

语罢,彼得罗耶夫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让大军筹备对绥远城展开攻势。”

“准备挖掘壕沟,然后通过壕沟迫近绥远城……”

……

就在这绥远城的战事一触即发的时候。

朱靖垵正在率军回师的路上。

明军以几乎是武装游行的速度,迅速扫平了叛乱的百万漕工,然后便开始返回京师的路途。

只是,朱靖垵这边才行至半路,他便接到了蒙古和沙俄联军迫近绥远城,绥远之战爆发的紧急军报。

在接到军报之后,朱靖垵当即下令明军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返回京师。

但是,朱靖垵急也没用。

如今已是九月深秋,气温即将变冷,关外草原上的气温甚至已经开始降至零下,清晨开始上霜。

胡天八月即飞雪可不是说说而已。

等明军返回京师,再出发前往关外,时间最少也得在十月,十一月。

已经入冬了!

这个气候条件下的作战,明军很难适应。

朱靖垵即便回到了京城,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快开始战争准备。

至于说立即出关?

这样的决定并不明智。(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