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2章 班师与论政
第(2/3)页
也是在广西出生,长大,结婚,生子……
她的人生中,几乎全部的重要时刻都是在广西,在那座朱家的老宅中发生的。
她怎么可能不想家?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眼神中的思念。
朱简灼琢磨着,自己退位之后,要不要干脆在广西修一座行宫,用于养老呢?
至于说修行宫会耗费民脂民膏?
怎么,他老朱辛苦了半辈子,到老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
大明宣武七年七月底,在结束了会盟草原诸部的事情之后,朱靖垵率部踏上了班师回朝的道路。
在班师回朝的过程中,朱靖垵顺路去了一趟杭爱山,也就是燕然山,重现了一下当年大汉勒石燕然的壮举。
在勒石燕然之后,朱靖垵带队继续向南。
八月底,明军抵达了绥远城。
朱靖垵下令大军在绥远城修整,一个月的辛苦跋涉,明军上下都很疲惫,急需修整。
一连修整了五天,明军开始继续南下,九月初,大军回到了大同。
然后便转向京城,准备返京。
等时间到了九月中旬,朱靖垵带队抵达了京城。
他骑在马背上,眺望远方那座高大雄伟的城墙,眼神中满是疲惫。
自今年年初,朱靖垵率军前往山西,主持忻州之战算起,直到现在的九月中旬,朱靖垵一直在奔波劳累,未曾休息。
八九个月的奔波下来,朱靖垵明显清瘦了许多,脸颊越发的棱角分明。
在路上的时候还好,朱靖垵心中有事,虽然累,但也没觉得。
如今终于回京了,朱靖垵那根一直紧绷着的弦终于松了下来,瞬间,浓浓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袭来,几乎要让他坚持不住。
但是,朱靖垵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招呼道。
“回京!”
他的话音落下,大军继续开拔,向着京城的方向行去。
很快,大军便行至了德胜门外。
德胜门的城门大开,城门楼上,黄罗盖伞,团龙大旗,皇帝的仪仗展开,就这么展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朱简灼在得知自己儿子今日班师回朝的消息之后,早早的便带人来到京师城门外等待,准备迎接自己的儿子凯旋。
朱靖垵的这一战,直接扫平了草原,让草原各部均臣服于大明。
这可是当年就连朱元璋和朱棣都未曾做到的事情。
对于大明而言,这件事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简灼才会亲自来到北京外城的城门楼上,迎接自己的儿子凯旋。
朱简灼站在城头,远远望到大军即将归来,他开口对一旁的杨和说道。
“杨和,命人准备一下,朕要亲自去城门口迎接太子。”
杨和闻言,不敢拒绝,点头说道。
“喏,奴婢明白!”
旋即,他便去安排了。
很快,朱简灼便亲自出现在了城门口,继续远眺西方。
朱靖垵骑在马背上,策马而行,也是注意到了城门口的一幕。
他的脸色稍有动容,然后开始催促胯下的战马加速。
很快,他便带着亲卫纵马奔行,来到了城门口。
然后,朱靖垵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自己父皇面前,单膝下拜道。
“儿臣班师回朝,有劳父皇相迎,实在惶恐。”
朱简灼闻言,一边伸手将朱靖垵搀扶起来,一边笑呵呵的说道。
“快起来,靖垵快起来!”
“这次你率师远征,为大明,为天下扫平北方鞑虏,可谓是有功于社稷,父皇自该亲自出城相迎……”
看着自己儿子清瘦了许多的脸,朱简灼满是感怀的说道。
“靖垵这次着实是辛苦了,竟然清瘦了这许多。”
朱靖垵闻言,只是摇摇头说道。
“为了大明,为了天下,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
朱简灼十分欣慰的用力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膀,然后开口说道。
“哈哈,好啊,好啊!”
“走吧,随父皇入城吧……”
朱靖垵应了一声喏。
再安排了军队在京城外的校场内扎营修整,并安排人为军队准备酒肉金银以做犒赏之后,朱靖垵随着朱简灼上了车驾,然后向京城内行去。
车驾上,朱简灼开口询问道。
“靖垵,现在蒙古各部也算是平定了,接下来你对如何治理草原,可有什么想法?”
朱靖垵闻言,先是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首先就是要保证军事安全,儿臣准备要在草原上,沿着河流和水源,每隔一段距离修筑一座堡垒哨所,派遣兵马驻扎。”
“然后,将这些单个的堡垒串联成线,编制成网,将草原彻底锁住。”
之所以要在水源旁修建堡垒,则是因为草原虽然广阔,但人如果想要生存,那么,就离不开水源。
明军只要能控制住水源,就不怕草原上有人造反。
这招虽然简单粗暴,但却绝对有效。
至于为什么历朝历代不用这一招?
怎么说呢,不是不用,而是用不起。
要在广阔的草原上修建堡垒稍多,并进行驻军,成本实在太高。
以农业时代的国力基础,很难担负的起这样的消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初时候,大明在长城沿线设立的大小卫所了。
明初国力强盛的时候,大明确实是凭借这些大小卫所,对草原有了一定的掌控力。
最起码,靠近长城沿线的草原部族,如朵颜三部等,都在大明的掌控之中。
但是,等到大明的巅峰期一过,宣德便开始缩边,放弃这些大小卫所了。
原因为何?
说白了,还不就是成本太高吗?
而现在的大明之所以有力在草原上修建大量的堡垒哨所,并准备驻军,那是因为现在大明已经开始进行工业化改革了。
正是有了工业化后的国力支撑,大明才能在草原上这样大兴土木。
朱简灼闻言,微微颔首,然后继续询问道。
“然后呢?”
朱靖垵也没有卖关子,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在保证军事安全之后,其次便是文化上的同化与经济上的甜枣。”
“在修建哨所要塞的同时,儿臣还建议在草原上进行汉化教育,宣扬儒家的思想,以保证即使将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