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0章 年号崇文
第(3/3)页
冕服,头戴通天冠在几名太监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朱简灼亲自走下御阶,将自己儿子给迎了上来。
当父子两人站在同一阶御阶上的瞬间,也是象征着大明的最高权力完成了接替。
紧接着,父子两人携手坐在御座上,开始接受群臣的朝拜。
紧接着,朱靖垵颁布了自己登基之后的第一封圣旨,尊老朱为太上皇。
然后,又宣布自己登基称帝,年号为崇文,从今日起,便为崇文元年。
满朝文武见此,纷纷下拜表示遵旨。
山呼吾皇万岁!
享受着无数人的欢呼,朱靖垵脸上的表情忍不住有些迷醉。
原来,这就是当皇帝的感觉啊!
在接受完群臣的朝拜和欢呼之后。
朱靖垵便带队离开了太和殿,前往了天地坛,准备在天地坛祭拜天地,向天地宣告自己的继位,取得天地的认可。
唯有等这道程序结束,他朱靖垵才能算是真正正儿八经,手续齐全的皇帝。
在结束祭拜天地的大典之后,朱靖垵带人返回了太和殿,重新坐回到了御座上。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朱靖垵在正式登基称帝后,也是接连宣布了三道圣旨。
第一为减免天下农户历年积下的欠税逮赋。
他毕竟刚刚登基,为了表示大明对农民的重视,给农民一点福利自然是应该的。
第二则是大赦天下,给各战俘营,劳改营各自减免一部分刑期。
平时表现好的,给减免一年两年。
表现不好,抗拒劳改的则是刑期不变。
第三,则是宣布对全天下六十岁以上的老者,不分男女,均赏赐一定量的酒肉布匹,以彰显皇恩。
说白了,也就是朱靖垵刚登基,准备要让利与民来拉拢人心。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人反对,圣旨十分轻易的便落实了下去。
……
京城,安国公府!
安国公府位于京城内城,最靠近皇城根的位置,占地面积达到了十来亩,乃是原来富察家在京城的府邸。
大明在收复京城之后,便将府邸给收缴了,然后又将其赏赐给了安国公。
而这里的安国公,指的便是大明的内阁首辅王顺。
王顺是大明还没有起兵之前,便跟在朱简灼身边的老管家,在大明起兵之后,他便被任命为了内阁首辅。
这么些年下来,功劳苦劳都是不缺的,封赏一个国公以示恩裳,自然也是应有之意。
安国公府,书房。
王顺端坐在书桌后,看着面前的奏书,提笔,却是迟迟落不下去。
因为,今天他所准备要写的奏书,不是别的,正是一封辞呈。
虽然他知道,自朱靖垵即将继位的事情敲定下来之后,他的首辅之位也就做到头了。
心里早已有了准备!
但当真等到要往上递辞呈请辞的时候,王顺依旧不免有些不舍。
毕竟也不是谁都能像是朱简灼一样想得开的。
手上握了那么长时间的权利,一下子要放了,心中难免会有落差。
但是,纠结了片刻,王顺最终还是提笔写道。
“陛下万福金安,老臣年老昏聩,精力不济,内阁诸般事务早已力不从心……今愿请辞首辅之位,归乡荣养,还请陛下恩准。”
“老臣王顺拜上。”
王顺虽然舍不得权利,但他也知道,长久占据高位恋栈不去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来是底下人想要提拔,上面就得让位。
二则是,你一个臣子手握重权时间长了,即便君臣之间再如何的信任,最终也不免会生出猜疑。
与其等到君臣生疑,不得善终,不如干脆点请辞归乡,以期待皇帝会对自己有所补偿。
嗯,在王顺看来,自己如果识相点主动请辞,那么以朱靖垵的性格,肯定是会给自己补偿的。
至于说不请辞做权臣,或是干脆造反当皇帝?
王顺可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想法。
大明两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天下兴亡有不可磨灭之大功。
现如今天下人大多都有共识,那就是你得姓朱才能当皇帝。
王顺即便再怎么心大,也知道自己不姓朱,即便称帝,也不会有人支持。
他才不会傻到拿自己全家的性命,去搏那一个连万分之一的成功率都没有的机会呢。(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