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2/3)页
安稳,那些土司实在闹得厉害,朝廷准备要对西南用兵。”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西南估计会很不安稳。”
“父皇现在动身回广西,只怕会有危险。”
“等西南局势稳定,父皇再启程也不迟。”
西南局势紧张,广西那边也是如此,朱简灼若是这时候回到广西没他太上皇的身份可能为有心人所趁。
是故,朱靖垵并不想朱简灼这时候就返回广西。
朱简灼闻言,倒也没有强求,点了点头说道。
“也成,那就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只要没政务压着,朕去哪里养老也都一样。”
朱简灼的身体不好,不光是因为水土不服,更大的原因其实是过渡操劳。
现在,随着他退位之后,没了那么多的政务压着,他每天喝喝茶,看看书,钓钓鱼,生活十分的惬意。
现在整个人的气色明显好了不少!
自然,也就没那么着急回老家了。
像是想起来了什么,朱简灼开口询问道。
“靖垵啊,咱们家在广西的祖坟,你说要不要迁来北京,或是南京呢?”
算起辈分来,朱简灼乃是崇祯皇帝的五世孙。
哪怕是刨除被六十多岁仍被康麻子拉上刑场活活凌迟了的朱三太子,老朱家再往上那也有好几辈人呢。
现在朱家父子既然光复了大明,那老祖宗的坟头再继续在广西的山沟沟里待着,那可就不合适了。
朱简灼不免生出了要给老祖宗迁坟的念头。
不管是北京的天寿山皇陵,还是南京的孝陵都可以。
即便是凤阳的祖陵,那规格也比广西山里的土包包好的多。
朱靖垵闻言,低头思索了起来。
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父皇,要儿臣来说,南京那边更合适一点。”
“父皇的陵寝现在不已经在孝陵旁开工了吗?”
皇陵向来都是一个大工程。
是故,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对民力的消耗,一般都是皇帝一登基就开始修了。
断断续续修个几十年,非但皇陵的规模可以保证,还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节省民力,以免因为修皇陵而引发民变。
所以,在大明收复北京,天下大定之后,南京的皇陵便开始动工了。
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之所以要在南京修,而不是北京,则是因为等将来南京的皇宫修好之后,大明还准备要迁都南京呢。
将来,南京才会是大明的首都。
所以,朱靖垵更偏向于将广西的祖坟迁坟迁到南京去。
而不是北京!
就在父子俩谈话之时,外边响起了一阵汇报声。
“启奏陛下,王首辅命人通过通政司送来了一份奏书。”
朱靖垵的贴身太监李平在大殿外开口说道。
朱靖垵抬头说了一声进来,旋即便见李平手中捧着一封奏书,推门而入,将奏书呈递给了朱靖垵。
朱靖垵接过奏书,翻看了起来。
旋即,他抬头对一旁的朱简灼说道。
“父皇,王首辅上奏请辞了。”
“这是他的辞呈。”
朱简灼闻言,从朱靖垵手中接过了王顺的奏书,然后翻看了起来。
随着翻看,他脸上的表情略有变化。
但还是说道。
“请辞了……”
“请辞了好啊,回头朕回广西祭祖的时候,正好让安国公陪同。”
朱靖垵闻言,点头说道。
“父皇所言有理!”
“安国公也是广西人,这次他能随驾返回广西,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朱简灼笑呵呵的点头,然后开口说道。
“靖垵啊,如果朕没记错的话,王顺的儿子王康现在应该快升二品了吧?”
王顺是朱简灼的心腹,对于自己这个心腹的近况,朱简灼心里还是有数的。
朱靖垵点头说道。
“父皇放心,儿臣会安排的。”
“现在琉球新附,局势不稳,尚且需要一个得力的大员去坐镇,要儿臣来看,便让王康来当这个琉球巡抚吧。”
“等琉球局势稳定,儿臣便调他回京来担任要职……”
琉球毕竟国土狭小,再单设一总督着实没必要。
是故,朱靖垵准备要先设琉球巡抚。
本来他还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