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3章 社会发展的本质
第(3/3)页
政务。
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是松江府的开关事宜。
二则是地方上的官员任免调换。
浙江,福建,江西三省都是新归附大明的,由于大明的积极招降纳叛,几乎全盘接收了清廷的官员体系。
以至于现在有为数不少的官员在投明之后,都是被原职留任了。
短时间内,这样凑活凑活,用于维持地方局势还行。
但从长久来看,让投降的清廷官员全部原职留任,隐患其实是很大的。
为了谨慎起见,对这些投降官员进行平级调任,或是升迁免职调离原位,就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了。
而这些,全部都需要朱靖垵为之操心。
幸而,有地方上的士绅积极配合,这两件事情的进度都还不错。
松江府开关的事情正在积极筹备,预计来年就能正式开关,而官员任免调换也是顺利推进,并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只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朱靖垵现在的心情并不美妙。
因为,他现在对于士绅阶级,真的是充满了戒心,对士绅阶级所掌握的能量,发自内心的感到忌惮。
在士绅的支持下,大明能仅仅只用了短短数月时间,就完成了对三个省的地盘的实际控制。
若是没有士绅的支持,大明即使能在正面战场上击溃清军,在缺少足够的人才的前提下,想要实际控制地方,别说几个月了,怕是几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
如果有一天,士绅不再和大明站在一起,而是站在了大明的对立面。
朱靖垵又该如何应对呢?
琢磨着这些,朱靖垵的心情难免会有些阴郁。
幸而,朱靖垵对于如何对付士绅阶级,其实也有对付之法。
怎么说呢,方法其实很简单。
首先就是推进工业革命和工商发展,培养新兴的资本阶级,用于平衡士绅阶级的势力。
其次就是推广教育,广开民智。
前者治标,后者治本。
因为,如果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大明就不再需要向士绅妥协,来换取士绅阶级的人才支持。
而是士绅阶级需要向朝廷妥协,来换取官职。
自然,朝廷也就能摆脱士绅阶级对于朝堂的高度控制!
唯有做到了这一点,那些触及既得利益者利益的改革,才有可能推行的下去。
而在此之前,朱靖垵所做的改革,没有任何的例外,几乎全部都是既得利益者也能从中获利的那种。
这才使得他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行!
说白了,自古以来的阶级垄断,本质上其实都是对知识和教育的垄断。
一但知识下行,阶级之间的壁垒也就会变得相当的薄弱了。
再稍有一个变故,或者说导火索,社会变革也就发生了。
举个例子,春秋战国时期,受限于生产力的落后,读书识字接受教育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唯有拥有大量奴隶供养的贵族阶级,才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也就使得,知识被贵族阶级垄断,是故那时候的政治都是贵族政治。
但由于孔老夫子以及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知识开始下行。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贵族掌握能够治理国家的知识,贵族政治也就玩不下去了!
权力开始向下过渡,主导了秦汉魏晋隋唐的世家门阀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而导火索就是秦灭六国的战争,以及随后的楚汉争霸导致的贵族阶级被人道毁灭。
再然后,就是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受教育的成本继续降低,知识继续下行。
然后,士绅阶级横空出世,世家门阀退出历史的舞台。
导火索就是黄巢那暴躁老哥所掀起了黄巢起义。
在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将大唐和世家门阀一起埋葬。
在此之后,虽然世家门阀仍旧有余孽在世,但他们也就仅仅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了。
他们再也压不住士绅阶级的崛起了!
再往后,也就是沉沦百年以及兔子的崛起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士绅阶级也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PS:四千字大章,老规矩,下一章在晚上。
还有,月末最后一天了,继续跪求月票……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