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没有人比天地会更懂八旗_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没有人比天地会更懂八旗

第(2/3)页

清复明的起义,虽然清廷的大小官员,天下的士绅百姓,大多都坚定的站在满清那一边。

        但是,如果剖析他们内心中的想法的话,其实心里怀念前朝大明的不在少数。

        之所以现在他们站队满清,不过是因为此时的大明看起来没有成事的可能。

        一但大明打出一定的声势来,蜂拥来投的将不可胜数。

        就连那些满清的官员们,在投降大明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投降大明不是贪生怕死的从贼,而是要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来贡献一分力量,为理由来说服自己。

        如此的话,不就好接受了吗?

        金荣明显有些恼羞成怒,当即下令道。

        “传令大军,准备阻击明军登陆!”

        “不可放任何一个明军来到东岸,给本提督狠狠的打,让这些明贼知道知道我大清天兵的厉害。”

        亲兵戈什哈闻言,抱拳而去,小跑着传令去了。

        ……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再次进入了白热化。

        轰隆隆!轰隆隆!

        明军的重炮轰鸣,瞄准西江东岸滩头上的清军阵列,开始迅猛的投送着火力。

        炮弹划破空气的破空声响起,一发发炮弹在滩头上落地,继续翻滚旋转着向前。

        然后狠狠的凿入了清军的阵列之中,炮弹所过之处,一片骨断筋折。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

        黑乎乎的炮弹即使是被滩头湿软的淤泥卸力,可杀伤力依旧十足。

        一发十二磅长炮的炮弹接连贯穿了五六排清军阵列,打死打伤七八人,这才动能耗尽,落在地上滴溜溜的转动。

        二十四磅长炮打出的炮弹杀伤力更加惊人,炮弹掠过阵列,所过之处,一片哀嚎惨叫。

        一名清军士卒被炮弹砸中腰腹部,整个人直接被腰斩,身体断成了上下两截。

        仅剩下一丝丝皮肉相连,内脏,骨骼等都被碾碎……

        场面触目惊心,人当场便不行了!

        明军凶猛的炮击,使得西江东岸,滩头上的清军阵列忍不住一阵动摇。

        无数人都在惨叫,哀嚎!

        与此同时,明军也是高唱着战歌,登上渡船,再次发起了渡江作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大明万胜,大都督万胜!”

        “杀虏!杀虏!杀虏!”

        <div  class="contentadv">        “……”

        一条条明军渡船如同银河中的星辰,密密麻麻的铺散的到处都是。

        一阵西风吹来,吹散了江面上的硝烟,吹的明军的船帆鼓荡,吹的一条条渡船气势汹汹的向着西江东岸杀去!

        ……

        广州城内!

        乾坤茶楼,方元手中捏着一张纸条,脸上满是遮掩不住的惊诧。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已经放凉了的茶水,方元将手中的纸条递给对面的李沐,开口说道。

        “李尚书且看,肇庆之战出结果了。”

        李沐闻言,从方元手中接过纸条,看了起来。

        纸条上详细记载着肇庆之战的结果!

        包括清廷的广州将军被生擒,千余广州八旗被全歼的事情。

        李沐看完纸条,将目光从纸条移开,转向方元,开口道。

        “肇庆之战已然分出胜负,大明天兵很快就会从肇庆杀至广州。”

        “方堂主这边的动作要抓紧了!”

        “要是等大明天兵杀至广州城下,那您起兵策应的功劳,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方元闻言,深吸一口气,然后点头道。

        “李尚书放心,本堂主明白!”

        “我们这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只是正在等一个广州城防调度的良机,然后起兵夺城。”

        既然大明前后在德庆州与肇庆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方元这边也就不准备再继续拖延时间了。

        尽早起兵策应大明攻取广州城,他能将大明给他的许诺尽快收入囊中,大明也能尽快拿下广州城。

        实在是一举两得!

        李沐闻言,满意的颔首道。

        “堂主能有此决断,想来若监国殿下和大都督知晓之后,也是会非常满意的。”

        方元再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开口说道。

        “七月初三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