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_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第(1/3)页

第117章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在广西这边得到明军东征大捷,广东易手的消息后。

        仅仅只过去了三五日的功夫,身处湖南永州的清廷钦差大臣福隆安,便也接到了广东方面派遣快马送来的急报。

        看着急报上,那广州告破,广东提督,广东巡抚等大员殉国,广州八旗尽数落入明贼之手的消息,福隆安的脸上,顿时写满了惊慌。

        “变天了!”

        “这下,南国要变天了啊!”

        嘴里喃喃的说着要变天了,福隆安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因为,他能够意识到,广州陷落广州八旗数万旗人落入明贼之手,对于天下局势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要知道,哪怕是当年危及大清社稷,几度差点逼得朝廷退回关外的三藩之乱,大清这边也没有一次性被吴贼俘虏过数万旗人的先例啊。

        这下,八旗满万不可敌的遮羞布,要被人给扯下来了!

        一但没了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大兵威慑,这天下的万万汉人,可就不知道要有几人称孤,几人称王了?

        这次自广西而起的的叛乱,搞不好,又是一次三藩之乱啊!

        需要朝廷集结天下精锐,才能平定的下去。

        “福大人,广东那边的战局败坏若厮,我大清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开口问话的,是清廷的湖南巡抚颜希深。

        (PS:用福大人来称呼福隆安也不知道对不对,按照姓氏来叫的话,应该是富察大人,但有些别扭,就和叫和珅和大人一样,干脆叫他福大人了。)

        颜希深是广东人士,最关心广东战事的便是他了。

        怎么说呢?

        现在的颜希深的心情非常的纠结,既害怕自己的家小受难,又害怕自己的家小不受难。

        我大清素来有官员异地为官的规矩,官员的家眷一般不会带在身边,而是会在老家安置。

        颜希深身为湖南巡抚,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家眷自然不能跟在他的身边,而是得留在广东老家。

        现在大概率是沦落于明贼之手了。

        再然后,颜希深现在便陷入了相当的纠结之中。

        万一自己的家眷投贼,那朝廷估计不会轻饶了他这个湖南巡抚。

        可万一他的家眷不投贼,那颜希深将来怕是就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了。

        嗯,死人又不用吃饭,当然不会再饿了。

        福隆安闻言,脸上的纠结之色更甚。

        “现在广东那边贼势嚣张,本官若是按兵不动,坐视明贼祸乱两广,怕是不好向朝廷交代。”

        “但是,若要出兵南下两广平贼,本官又实在没有必胜之把握。”

        “若是本官所率之数省联军再败于明贼,则贼势就怕真的是要彻底不可治了。”

        福隆安在说话的同时,将探寻的目光看向了堂内诸人,似乎是在征询大家的意见。

        湖南提督翁召林听闻此言,站出来说道。

        “启禀大人,要末将来说,大人现在最好是立刻上书朝廷,请求朝廷下旨再调福建,江西,浙江等数省兵力联合进剿两广。”

        “或是干脆调派京师八旗,西北绿营精锐南下剿贼。”

        “在朝廷调兵的圣旨下达之前,大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避免浪战,扼守韶关要道,保存实力的同时,以免贼势扩散。”

        “等我大清调集重兵围剿两广,则平定两广之乱,便在反手之间了。”

        翁召林是一员老将,曾经前后参加过平定大小和卓,绞杀准格尔残部,围剿大小金川,等一系列的平贼战役。

        一路积累功劳,官至一省提督。

        绝对的积年宿将,疆场老手,福隆安对于这么一位老将,是极为倚重的。

        面对翁召林的建议,福隆安忍不住低头沉思了起来。

        但片刻之后,他却是抬起头来,语气坚定的开口说道。

        “本官知道翁军门所言有理,但却是不能采取翁军门之策。”

        “现在摆在本官面前的选择,有且只有一个,那便是率军南下,出征两广,平定明贼之乱。”

        翁召林只是一位将军,所以,他在考虑问题时,只需要单纯的从军事角度考虑即可。

        战争的胜负,在他眼中是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