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 朱敬瑭?
第(2/3)页
必要性。
朱靖垵的退让,只会让他们认为大明软弱可欺。
为了防止洋人谈判失败后狗急跳墙,进犯大明沿海,使用军事手段来迫使大明同意他们的要求。
朱靖垵要提前让明军上下做好战争准备。
双方谈判谈妥了,那自然最好。
若是谈崩了,哪怕是洋人不主动来犯,朱靖垵也准备要发兵收复澳门了。
原本对于澳门,朱靖垵还没有那么强的执念的。
在完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伟业之前,他并不想节外生枝,为自己凭空竖敌。
但是,没奈何,那些洋人实在是给脸不要脸!
既然如此,朱靖垵也就不准备忍了。
谈判桌上谈崩了,战场上见真章便是!
怎么说呢,西方人和中国人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双方在思维上是有着很大的差矣的。
不同于中国人喜欢折中的中庸之道,在西方人的思维中,根本没有妥协和让步的意识。
在他们眼中,斗争只有你死我活。
在他们看来,如果你选择了妥协,那就是说明你是心虚认怂了,他们并不会做出相应的让步。
反而是会觉得伱好欺负,只会选择变本加厉的来欺负你,宰割你。
尽可能的攫取利益!
而不会选择给你留有任何的余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战后的德国了……
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是真的把德国往死里逼的。
唯有你把他们给打疼了,打怕了,他们才会端正态度,在谈判桌上和你好好说话。
这就是存在于西方民族骨子里的劣根性。
嗯,如果用某些殖人的话来说,也可以叫做“冒险精神”。
是故,朱靖垵对谈判之事已经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
他知道,自己的妥协和让步,很有可能会被那些洋人当做心虚和软弱。
洋人答应自己让步后的条件的概率,要远小于他们变本加厉提出更过分的要求的概率。
为此,朱靖垵的心中更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既然那些洋人在谈判桌上不会好好说话,那便让双方的大炮来进行发言吧。
<div class="contentadv"> 朱靖垵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张河,开口询问道。
“我军的水师整顿的如何了?可有迎击洋人的把握?”
张河现在已经被晋升为了大明水师营总兵,负责统筹规划大明的水师发展与扩充事宜。
张河闻言,开口说道。
“回大都督的话,在我军拿下广州之后,便着手收编了清廷广东水师镇的兵马,并对其进行了整顿,裁汰老弱,补齐军饷。”
“现在共有大小战船二百余条,水师兵员八千七百余人。”
“在得到朝廷的赐田和赏银之后,我水师上下皆军心振奋。”
“若洋人胆敢来犯,弟兄们定要给洋人迎头痛击,叫洋人吃不了兜着走!”
清廷的广东水师成色是相当的不错,被部署与广东这样的海防重镇,战船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保障。
再加上其还经常会与海面上的洋匪作战,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是有保证的。
但是,在面对明军时,清军的广东水师却是选择望风而降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大明控制了广州。
并在控制广州后,以前锋营为向导,迅速实控了整个广州府。
而广东水师的驻地就在广州,其官兵将领的家眷产业自然也都在广州。
在大明控制广州之后,广东水师的家眷便落入了大明手中……
再然后,在得到朱靖垵会对广东水师原有将领提拔任用的保证之后,广东水师便顺理成章的反正归明了。
家眷都已经落在大明手上了,广东水师上下有几个还敢和大明对阵的?
怎么,为了朝廷连爹娘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虽然也有一部分清军将领想要负隅顽抗,但兵无战心之下,最终也没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而归附的广东水师,也是朱靖垵有底气选择同洋人翻脸的原因之一。
现在可还不是鸭片战争时期呢。
洋人在东方的实力也就那样,船只多是商船,军舰压根没几条,士兵多是雇佣兵何船只上的水手,而非是其军中精锐。
再说了,鸭片战争英国人其实也不是靠其在东方的力量打的,而是从全球调的兵。
就目前来看,英法等国在东方的力量还是较为有限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