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襄阳血战_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襄阳血战

第(1/3)页

第165章  襄阳血战

        刘之协站在一面绣着巨大的白莲图案的旗帜下,眺望着远处的襄阳城,眼神幽幽。

        白莲教义军抵达襄阳城下已经差不多小十天了!

        这段时间内,义军对着襄阳城,前后发起了近好几次猛攻,皆是无功而返。

        再加上攻城过程中,不免产生的巨大伤亡!

        使得义军上下开始对刘之协这个天王产生了怨言。

        若非刘之协威望深重,且白莲教众的信仰都极为狂热,义军说不定都有可能爆发内讧。

        眼看着义军的攻势再一次退了下来,刘之协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开口说道。

        “又失败了!”

        “这铁打的襄阳城,还真是难打啊!”

        看着己方损失惨重,却依旧拿不下襄阳城,刘之协话语中不免有些颓丧。

        倒是一旁的宋之清开口宽慰道。

        “天王不必过于忧虑,这襄阳城在宋末的时候,可是曾经抵挡过蒙古铁骑数年的围攻的,难打才是正常的。”

        “若襄阳城好打,无生老母又岂会让我们在此处建立真空家乡?”

        刘之协闻言,叹了一口气道。

        “蒙古人当年能对襄阳城展开围攻,施施然的围上好几年,然后再行攻打破城,可我等怕是没那么多时间啊。”

        “清妖不会给我们那么长时间的!”

        语罢,刘之协将自己的目光向着北方看去,其中满是凝重。

        清廷派出的钦差大臣正在洛阳聚兵,随时准备南下湖北,并不是什么秘密。

        也就是说,现在的白莲教义军其实面临着极大的外部威胁,从河南南下的清军主力,随时有尽可能对白莲教造成致命的打击。

        这也是为什么刘之协连番催促白莲教义军强攻襄阳城的原因。

        他想要赶在清军主力南下之前,攻下襄阳城。

        然后以襄阳为屏障,抵挡南下的清军兵锋,并在襄阳建立有效的统治。

        只是可惜,在白莲教义军的连番猛攻下,这襄阳城却是依旧坚若磐石,牢不可破。

        隐隐的,刘之协开始感到焦虑。

        就在这时候,刘之协身边的宋之清开口建议道。

        “天王,咱们不若绕过襄阳,直接南下湖广腹地,进攻荆门和安陆,或是转而入川吧!”

        混元教作为白莲教的分支,对于白莲教各部的位置都是有所了解的。

        宋之清所说的这几个地方,都是白莲教势力较为深厚的地方。

        若他们能够打过去,则定能策动更多的义军举事。

        尤其是川蜀之地!

        光是原历史线上的白莲教大起义,能被称为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就可想而知现在的四川白莲的势力究竟有多么庞大了!

        如果可以入川的话,那他们现在所要面临的局势绝对能好转许多。

        刘之协闻言,却只是摇头道。

        “还是先打襄阳吧,若实在打不下来襄阳,再说别的。”

        “川蜀实在不是什么王霸之基啊!”

        见刘之协态度坚定,宋之清也只能是点头应是。

        然后便下去着手安排义军继续对襄阳城展开猛攻。

        在山呼海啸般的“白莲花开,弥勒降世”的呼喊声中,白莲教义军再次向着襄阳城涌了过去。

        在缺乏攻城器械,以及武器装备的情况下。

        义军将士所能做的,也只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尝试着去撼动那固若金汤的襄阳城……

        “杀!破城!”

        “白莲花开,弥勒降世!”

        “万岁!万岁!万岁!”

        “……”

        无数人都在整齐大呼,白莲教义军跨过了被用尸体填满了护城河,冲到了襄阳城下。

        云梯,冲车,投石机,等简易的攻城器械也是被推了上来。

        云梯和冲车迅速靠了上去,而投石机则是停留在城墙几十米外,向城头发射着石弹。

        虽然说投石机的极限射程理论上能达到三五百米,但那得是制作精良的大型配重式投石机才行。

        白莲教义军自己制作的这种简易的投石机,能将石弹投掷到几十米之外,就已经能算是相当不错了。

        但是白莲教义军这才刚冲至襄阳城下,襄阳城头顿时有滚木礌石如雨而落。

        数不清的滚木礌石砸的一名名白莲教义军头破血流,脑浆迸裂。

        滚烫的金汁被从城头泼了下来,恶臭伴随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