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边防海滩泄私愤
第(1/3)页
丁桂花既然同意让女儿去香江就帮着于明珠做路上准备,应于明珠要求给她做了一个布套子,到时候套在海豚的大脑袋上让于明珠固定身体用,那个布套上缝有两个可以抓手的地方,还连着长布条到时候绕在于明珠身上,这样路上她就可以轻松一点,不用一直紧抱背鳍,而她在空间也做一些可能用到的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等一切准备妥当,第二天早上于明珠就要启程,她跟丁桂花保证最多两天两夜就回来,而这两天丁桂花帮着打掩护,就说她来例假肚子疼躺招待所房间里休息。
于明珠下了海以后把小灰从空间放出来,此时套着布套的小灰像围了一圈宽围巾,起初它还不愿意,是于明珠给它挖了一个灵泉池子泡澡才不再反抗。
于明珠一身灰色衣服趴在小灰脊背上,他们沿着海岸线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白天怕离岸太近让人看见,就远离海岸线几百米的地方一路向南,遇到船只就潜到海里,这个过程于明珠还不忘往空间划拉东西,她得给小灰把以后的口粮准备充足。
一人一海豚就这样在南海的海面上走走停停,从红日当空到日落西山,从暮景残光到漆黑深夜,他们累了饿了就回空间恢复体力和补充食物,于明珠估计他们得行了六七百公里,现在已经是半夜,就慢慢向海岸线靠近,她仔细留意岸边的标志物,确定自己是否已到深市。
从这个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起先是因为政治原因,后来是因为经济原因,有几十万的内地人铤而走险、蹈海求生逃亡香江。偷渡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从陆上偷渡,便是通常的中线,即在深市梧桐山、沙头角一带,翻越铁丝网,到达香江,广省人戏称为扑网”。泅渡通常是首选,有东线和西线,西线,即从蛇口、红树林一带出发,游过深市湾,到达香江新界西北部元朗。从西线偷渡的人比较多,因为东线风浪较大,海水波涛汹涌,很多人都葬身鱼腹。而于明珠就选择东线去往香江,因为海上风浪对她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因为不断有人偷渡香江,所以内地政府在边防加强兵力,设有重重防线,东起大鹏湾,西至矛洲河,南从深市河起,北至山厦,长91公里,深19公里。其中包括三道防线,从荷枪验证,到警犬巡查,戒备层层升级。于明珠只要注意着岸边的探照灯铁丝网就能判断是否到了深市。
其实偷渡香江很多都是走投无路的民众,怀着不解、不甘的心情,开始孤注一掷逃亡香江,特别是在广省沿线一带。于明珠在后世曾听说那些打算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wyz8.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